近日,蘇州天使母基金合作子基金峰瑞睿佳完成對光本位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天使輪投資,本輪融資共5000萬元,投資方包括峰瑞資本、小苗朗程、奇績創壇等機構。
光本位成立于2022年,公司主要專注于生產和研發光計算芯片和光計算板卡,用于對AI算力需求較大的場景,如大模型推理及訓練、自動駕駛、智慧城市、量化金融、AI安防等。目前公司第一代光計算芯片已經跑通,正加速推動光計算芯片的商業化落地進程。光計算芯片的本質是承接矩陣的乘法和加法,對數據進行張量處理。目前主流的transformer架構等的基礎計算單元采用的都是矩陣乘法,這讓光計算天然適合用于對AI計算需求較大的場景。目前,摩爾定律在算力、傳輸、存儲上都面臨極限。牛津大學Bhaskaran實驗室2021年在Nature上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在處理16位整數乘法時,每單位平方毫米下,光計算芯片的算力達到GPU的100倍,且延遲僅電芯片的1%,功耗也更低。產業鏈方面,光計算利用成熟的CMOS工藝改造而成的硅光工藝,配合國內完全成熟的電芯片制程節點,可以實現全鏈條國產化。同時在性能(峰值算力、能耗、時延)上,光計算最終的商業化產品能夠實現領先世界最先進電芯片制程節點1-2個數量級,實現全國產化的換道超車。光本位通過將相變光計算技術,實現了光子存內計算,成功實現了光計算芯片在功耗、穩定性、時延等方面性能的全面提升。公司接下來將配合先進封裝快速迭代產品,打造更大算力,更高能效比的光計算加速板卡。相變材料是在工業界廣泛應用的一種合金材料,具有極佳的非易失存儲特性,同時成本低廉。光本位團隊擁有多年對相變材料的研發、制備和調制經驗,尤其在材料與集成光路的配合上有著成熟的技術體系。對相變材料和硅光設計上的認知使得光本位能夠在相對小的面積上設計出性能優越的調制單元,以保證光計算的性能釋放和可擴展性。目前,光本位已與國內外領先的硅光晶圓代工廠家、先進封裝廠家達成長期戰略合作協議,以保證工程化落地的速度與質量。同時,光本位在下游應用層已開始全面布局,積極構建以光為核心算力的應用生態。光本位研發團隊均來自于牛津大學、復旦大學等頂尖科研院所以及高通、菲尼薩等業內商業公司。創始人程唐盛是牛津大學Bhaskaran Lab博士,一直致力于推動相變材料光計算技術的工程化進程。聯合創始人兼COO熊胤江畢業于芝加哥大學,擁有多年AI市場應用的創業經驗,深耕AI模型框架與底層硬件的擬合與落地。
本輪融資資金將用于加速產品迭代、團隊搭建,以推動光計算芯片商業化落地。